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程能力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2019-01-12 11:44:30
2018年11月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英文缩写为WFEO)、亚太工程学会联合会(英文缩写为FEIAP)支持举办的工程能力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东北大学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赵继教授出席并主持会议。
此次论坛围绕“加强能力建设,共建美好未来”这一主题,包含了全体大会、“工程能力与标准”与“工程教育和认证”平行论坛、专业访问三个环节。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WFEO候任主席、论坛程序委员会主席龚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科学局主任Shahbaz KHAN在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主持。
全体大会上午的学术报告会由我会常务理事赵继教授主持。WFEO候任主席、论坛程序委员会主席龚克,亚太经合组织工程师协调委员会主席陈成川,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长吴启迪,WFEO副主席兼WFEO工程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Yashin Brijmohan分别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能力建设》、《APEC工程师流动性—“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中国工程教育与认证》与《为不断发展的技术时代建设工程能力》的主旨报告。
下午的报告会由亚太工程学会联合会秘书长Yean Chin Tan主持。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工程能力建设联盟(筹)主席何华武院士,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主席José VIEIRA,亚太工程学会联合会会长李建中,非洲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Martin Manuhwa,《华盛顿协议》候任主席Elizabeth Taylor,亚太工程学会联合会前会长蔡贤德教授分别作了《面向未来的工程师》、《欧洲工程教育和职业:工程师能力和流动性》、《工程流动性和亚太经合组织工程师》、《FAEO远景 达成非洲工程专业人员互认协议》、《通过国际工程联盟协议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教育工程队伍:设计更美好的未来》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代表在会上介绍了10月30日发布的《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的有关情况。
受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委托,我会参与了平行论坛“工程教育和认证”的筹备组织工作。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我会参与组织实施的平行论坛于11月22日召开,共有来自国内外的近50名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摩洛哥、英国、中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卢旺达、伊拉克、马其顿等国的九位专家做了主题发言,针对各国/组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展开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
其中,我会特别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刘志明教授作《基于OBE理念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建设》的主旨报告。刘教授在报告中从校方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专业以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原则、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的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体系。刘教授的发言详实深入,获得了良好反响。
经过为期两天的交流与讨论,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推进进程中,以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自由流动与就业为目标,持续探讨推动国际工程师能力与标准的实质等效互认,并进一步推进执业标准互认;二是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各国工业新发展目标融入工程能力建设中来,升级更新已有的工程能力标准,用工程师的智慧将蓝图转化为现实,为世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国际工程界应紧密配合、加强沟通,以更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提升工程能力,让工程技术不断造福人类,促进人类更好发展。在闭幕式上,中国科协与巴基斯坦工程师学会、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新加坡工程师学会、印度工程师学会、伊拉克工程师学会和卢旺达工程师学会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8个国际科技组织、20个国家的工程师组织代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160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