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编委会
  • 期刊征订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要闻

  • 第六届智能制造国际会议(2018)在京召开
  • 路甬祥:中国制造与全球合作共赢
  • 苗圩: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奋力推动...
  • 怀进鹏:智能制造源自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
  • 智能制造 “双十”论坛导航企业智能升级之路

学会动态

  • 第七届物流装备绿色与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在...
  • 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召开八届九次常务理事会...
  •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南昌大学...
  • 第十三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召开
  • 湖北地区第七届机械与物流工程研究生学术科...

通知公告

  • 第七届物流装备绿色与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在...
  • 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召开八届九次常务理事会...
  •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南昌大学...
  • 第十三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召开
  • 湖北地区第七届机械与物流工程研究生学术科...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正文

第七届物流装备绿色与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06-11 14:52:36


    2018年5月10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主办,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中心协办,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物流装备绿色与智能技术发展(智能工厂的供应链升级)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召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秘书长邱伏生,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物流规划专家刘勇,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李志强、索菲亚集团司米厨柜有限公司设备技术总监兼新厂建设项目经理张岩松,美的集团供应链系统IT 部长周晓玲女士,《物流技术与应用》执行主编江宏女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委员、上海天睿物流项目总监宋海萍女士,以及来自汽车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厂、家电家居、包装制造、第三方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40多家知名企业的代表,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等1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宋海萍女士主持会议。
    陆大明致词。他说,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人工技术的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制造应运而生,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将引领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模式产生重大的变革,重塑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技术体系和产业业态。在智能制造的时代,如果没有智能供应链引导和支撑,智能制造将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智能制造需要体现智能、自我感知及自我决策,而这些需要依托良好的智能供应链生态环境。智能供应链的未来发展,将更多体现互联互通,大数据等一批新型技术将在此充分运用,供应链更加倾向于移动化方式访问数据,可视化的展现数据,更加注重人机系统的协同,实现人性化的技术管理。智能供应链的升级重点是提升价值链协同效率、满足客户订单交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更加合理,智能供应链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需要用供应链的全局思维将智能制造串联起来。希望在座的各家企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互相学习,大家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交流更多经验,共同探讨出智能工厂的供应链升级之路。

    多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为参会代表们提供了智能制造时代供应链与物流的规划、建设以及优化的新思路。
    刘勇作《智能工厂的物流升级》的报告。他提出,智能工厂主要体现五大方面集成,分别是客户集成、纵向集成、价值链集成、横向集成及智力集成。传统物流偏向于功能传导,无法实现聚核裂变,而要由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升级,需要从五大维度同步开展。第一,组织的升级。传统的物流组织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仅简单的服务生产线,而智慧物流则转变为上下游的协同、从单一的内部服务转变为多功能的内外部服务。第二,物流模式的转变。传统物流模式简单,例如入厂物流更多以直送为主,智慧物流则强调多种物流模式的共存发展,如Milk-run 模式,VMI 模式,联合厂房方式等等。第三,包装的转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慧物流下的包装更多合理,从物流模数、材质、防静电等方面迭代升级。第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价值。从无序到有序,引入MMOG等课程,着眼全球供应链。第五,达成路径软硬兼施。从硬件设备的升级及软件管理方面同步实现。他指出,智能物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将配合智能制造彻底改变生产方式。但是在落地过程中,还要很多挑战和难点需要克服,鉴于此,提出智能工厂物流落地建议四要和三不要。四要:1.要重视流程再造与优化;2.要重视规划;3.要重视标准遵守,后续的接口;4.要重视数据产权与安全。三不要:不要再落后的工艺流程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

    李志强作《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计划》的报告。李志强先生强调智能制造既要有智能工厂,也要有智能供应链作为支撑,不管制造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供应链的逻辑作为企业运营的顶层逻辑之一,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智能工厂的供应链升级,一方面体现在硬件、IT的升级,另一方面,是思维方式、思考方式的软件升级。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及市场营销三大职能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核心。而供应链又显得更为重要。供应链能力是企业在旷日持久、坚持不懈的迭代升级过程中形成的系统性、结构性的能力,未来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够拉开差距,形成结构性优势的,一定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协同和平衡,强调供应链计划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与灵魂,搭建供应链计划与产销协同机制,需要从战略入手,横向、纵向拉通、协同与同步,从周产销、月产销和季产销等做好协同。同时提出做好供应链计划的六大前提:1.思维方式的转变 2.要有明确的蓝图规划 3.抓基础、间规则 4.需求管理是源头。5.与库存为抓手 6.信息共享、过程透明。提出供应链领先性变革路线:首先要整体规划、夯实基础,其次内部价值链优化,纵向集成,横向拉通,实现卓越运营,再次是对外协同拓展,建立合作伙伴协同网络,最后实现智慧供应链,建立主导行业的供应链。
    张岩松作《践行定制家居的柔性“智”造》的报告。报告从点、线、面三维度提出智能制造升级之路,首先在点的维度上,充分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及设备,如机器人分拣技术、自动立体库技术等。在线的维度上,建立柔性线、订单自动分拣线,满足定制生产需要,实现产品生产定制化。从面的维度上指出,智能工厂的建立以工业4.0为标准,采用信息化与自动化相融合的技术,实现减员增效。定制家居的柔性智造也有很多经验及反思。智能工厂常常面对巨额投资,此时需要做充分、精细的成本计算,同时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与发展。智能工厂建设是一项多技术相融合的综合工程,是多个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需要做好严格的项目管理,做好周期把控、充分理论论证,重视软件系统,以开放、创新的思想不断优化。
    周晓玲女士作《美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平台升级》的报告。自2012年开始,美的数字化不断转型,IT战略充分契合企业战略,由最初实施的632战略到632+推进再到数字化2.0的迭代升级;数字化2.0更是从营销、研发、制造、物流、客服、金融、大数据实现全价值链的拉通,充分将数字化运用在工艺及仿真、C2M方面。智能制造将最终实制造端价值链的拉通,美的集团此过程以精益为基础,聚焦交付精准、效率提升、品质改善、数字化透明,最终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美的智能制造信息化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是价值链延伸,另一方面是深化联机应用。整体以计划拉动为前提,与上游供应商之间进行打通,实现供需双方高效的协同,同时针对核心的上游供应商,由原来的结果协同向过程协同延伸,打造全价值链的运营能力。供应商物流数字化管理-送货协作,从供应商出厂到轨迹跟踪以及供方进厂车辆全程闭环跟踪,实现整个送货的高效协作;建设数字化工厂,车辆预约、车位管理、部品区货位管理、关键件来料标准化、自动采集代替手工采集安规、外观联机智能判定,基于精益的场内物流。美的集团正逐步构建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延伸至上下游,打造企业全价值链的卓越营运能力。
    邱伏生作会议总结。他向在场的演讲嘉宾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视听盛宴表示感谢。他说,新一代智能工厂及其供应链升级会议,从国家战略的深度解读,到企业执行的踏实落地,从如何走到正在走的探讨路上,两者互相承接、相互融合。最后,他提出智能工厂供应链升级的四条建议:1.如何听?忘掉自己、理顺逻辑。2.如何升?注重战略,以终为始。3.如何行?突破创新,聚核兼收。4.如何成?注重基础,系统推进。
    下午,参会代表参观了北京同仁堂见证标杆企业智能物流的成果。

 

上一篇: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召开八届九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机床与液压》杂志社  粤ICP备05060958号-2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邮政编码:5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