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编委会
  • 期刊征订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要闻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五次理事(扩大)...
  • 202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期刊工作研讨会在杭...
  • 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博物馆正式启动
  •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暨 “我是工程师”科...
  • 2020年会分会场——机械史与机械工业遗产学...

学会动态

  • “VR/AR技术推广及应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
  • 湖北省暨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成立40周年...
  • 游乐机械工程分会组织召开超大型游乐设施前...
  • 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游乐机械工程分会成立大会...

通知公告

  • “VR/AR技术推广及应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
  • 湖北省暨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成立40周年...
  • 游乐机械工程分会组织召开超大型游乐设施前...
  • 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游乐机械工程分会成立大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正文

“VR/AR技术推广及应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
2020-12-09 17:51:00

  2020年12月6日,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机械工程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承办,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指导支持的“VR/AR技术推广及其应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物流工程学院218报告厅召开。80余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济济一堂,对VR/AR 技术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交流,热烈讨论。
 
\

  本次论坛邀请了武汉理工大学杨艳芳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争艳副教授、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专家、长江大学李安定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王峻峰教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张琨教授级高工、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蔡幼波经理、武汉工程大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宋刚主任等8位专家作学术报告。
  论坛首先由杨艳芳博士作《基于VR/AR的数字孪生车间建设》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面向自动化车间的数字孪生平台设计,包括传感器布置、数据通讯等;虚拟孪生车间的建模方法研究;数字车间的在线实时虚拟运行及生产状态的可视化监控;基于 VR/AR的车间远程虚拟运维研究。报告阐述了在“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换人”大背景下,自动化生产线与VR/AR及数字孪生技术的结合。
  张争艳副教授作《深度融合AR/VR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设计》的报告。张博士主要分享了机械制造装备与工艺虚实混合教学系统、工程图学虚拟教学系统、智能制造/车间/工厂增强现实系统、基于VR/AR多媒介融合的专业综合实训课沉浸式智能教学系统等内容,并且提出VR/AR技术有机融合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开展情景式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机械制造实训、实操的学习比重,提高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等观点。
  李安定博士作《石油装备虚拟交互仿真系统研究及其应用》的报告,根据石油装备虚拟交互仿真系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介绍了石油装备虚拟交互仿真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开发流程,最后提出了石油装备虚拟交互仿真系统的应用案例和研究展望。
王峻峰教授作《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技术和人因思考》的报告。王教授介绍了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背景,以及装配工艺指导方式的发展,并就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技术问题和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人因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张琨高工作《基于VR/AR的高速铁路机械设备全寿命设计技术及应用》的报告,针对高铁机械设备的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提出基于VR/AR技术的全寿命设计技术和应用探讨。包括基于VR的大型枢纽设备实时监测及全寿命设计技术与平台、基于 GIS 以及 BIM 的大规模复杂路网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最优化生产力布局技术及平台、基于虚实结合技术,研制了大型养路机械远程监测、智能故障诊断以及应急模拟演练系统。通过双向互推技术实现作业全过程的实时监控,采用智能专家系统,实现维修现场的知识推送以及基于视频的专家在线指导,达到了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的目的。
  蔡幼波经理作《光庭驾驶仿真开发平台介绍》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构建仿真场景,对仿真环境进行制作和设计,其中包括静态3D模型的仿真场景和基于自己地图技术动态创建的场景。仿真平台可以支持通过VR方式进行沉浸式模拟,仿真系统可通过网络通讯和CAN通讯等,光庭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仿真测试服务。
  宋刚教授就《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应用》作相关汇报,通过技术简介、行业应用、案例分享、技术交流四个方面着重介绍了石油行业培训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数字孪生平台。
  论坛现场就每个报告展开讨论,参会者各抒己见,积极交流,学术氛围浓厚,专家们进行总结和建议。此次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为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扶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促进VR/AR技术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及安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湖北省暨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第28届学术年会在武汉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机床与液压》杂志社  粤ICP备05060958号-2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邮政编码:5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