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关于学会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编委会
  • 期刊征订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关于学会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学会要闻

  •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第二版2016)...
  • 绿色制造技术、装备的研发及其应用高级研修...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获全国性学术类社团评估5A级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十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
  • “中国创新论坛之走进天津”活动举行

学会动态

  • 2017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智能供应...
  •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第12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闭幕
  •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组团调研长三角机器人产...

通知公告

  • 2017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智能供应...
  •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第12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闭幕
  •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组团调研长三角机器人产...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正文

2017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7-05-18 16:21:00

    2017年5月10日上午,“2017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201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在北京展览馆5号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以“智能化助力产业升级,机器人改变工业制造”为主题,是“2017智能制造国际会议”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全世界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制造、应用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及世界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本次大会由天津大学罗震教授和李桓教授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辞。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有来自德国、韩国等世界各地的海外专家,同时还有国内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青岛海尔集团、珠海市福尼斯焊接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院校、研究院所、前沿企业的致力于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学者。70余家单位的近200名与会代表听取了会议安排的5场特邀报告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会议首先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机器人事业部总工程师韩瑜博士作《机器人助力船舶制造产业升级》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机器人在造船行业中的应用,指出目前船体面板装备自动化中面临如成本过高、适用性差等问题。随后韩瑜博士介绍了一种包括组件识别、组件定位、组件维持、组件焊接及焊后检测五部分的船体面板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韩国唯智科有限公司理事黄桂顺女士作《韩国智能工厂及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管理系统》的报告。报告介绍目前韩国最新智能工厂建设的情况以及相关政府项目。韩国政府目标到2020年建设大约一千个智能工厂,并通过推广韩国传统企业的智能工厂来发展基础产业。 报告介绍了智能工厂政府项目的使用案例,包括如何构建,影响,未来发展方向等。报告还介绍了如何构建其基于大数据的FEMS并确定能源、生产和质量之间的联系。 由于当代企业的能源需求和成本越来越大,这项研究对于管理能源使用和降低能源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

    威图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战天明作《软件驱动智能制造》的报告。报告提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构建的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只有通过更好的设计软件的支持才能更好应对这些变化,真正实现智能制造。以电气设计为基础的跨专业的设计平台,包括电气设计、流体设计、仪表设计、机械设计等的应用软件及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客户缩短项目设计时间、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EWM 中国产品应用经理庄浩作《Cold Arc (冷弧焊)技术及其在核电焊接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了许多创新电弧,诸如地热输入量的冷弧焊、增强熔深的超威弧、将传统恒流氩弧焊变为恒能氩弧焊的智能弧以及焊接速度更快、焊接效果更好的forceTig等等。报告以EWM cold Arc—冷弧焊实际应用为例,展示其搭桥及控制热输入量的优势能力。核电行业水轮机水斗传统制作方法是铸造,费时、费力,而使用EWM cold Arc,配合机器人离线建模,可直接焊接出符合标准的、用于生产的水斗。

    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伟作《装备制造业新模式》报告。报告指出了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并提出制造业智能化车间已经成为目前批量大规模结构件制造的最佳解决方案。报告围绕中电华强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焊接车间,介绍了车间的布局、组成、和设计方法以及车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历程。同时,报告提出,智能制造就是要以先进加工装备与算法替代人的技艺,以生产线与传感器替代人的监督,以工厂与信息系统替代人的控制。围绕智能化车间建设的关键要素,报告介绍了实现企业运行管理优化集成的途径,为我们勾出一幅智能制造生态圈的蓝图。

    5月10日下午,与会代表继续参加了“2017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并参观了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览会。

上一篇:“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智能供应链建设新要求”在京召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机床与液压》杂志社  粤ICP备05060958号-2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邮政编码:510700